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苎麻纤维其纤维刚性大,弹性伸长小,纤维间抱合力差,纱线毛羽多且长硬,为解决苎麻/竹纤维混纺纱线在织造过程中的问题,分别探讨了纤维素酶、阳离子DT-587亲水硅油类柔软剂以及复合使用的处理方法对纱线的性能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酶处理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2% (owf),pH值4.8,反应温度50℃,处理时间50min,浴比1∶ 20;再通过1.5%(owf) DT-587硅油类柔软剂,在50℃条件下处理50min,可使混纺纱线的初始模量降低59.56%,纱线刚度明显下降,手感柔软、顺滑.
推荐文章
竹纤维/细旦涤纶混纺纱
竹纤维
细旦涤纶
混纺纱
纺纱工艺
粘胶/竹纤维/醋酸长丝混纺纱的研发
新型纤维
混纺纱
研制开发
粗纺羊绒/绢丝/TencelTM混纺纱线工艺探讨
粗纺
羊绒
绢丝
TencelTM
纺纱工艺
大麻混纺纱线的开发与生产
大麻纤维
性能特点
工艺创新
纱线质量
产品开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苎麻/竹纤维混纺纱线柔软整理工艺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纺织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苎麻/竹纤维混纺纱 纤维素酶 初始模量 柔软整理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124.5
字数 33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丽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19 62 6.0 7.0
2 刘亨昌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7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苎麻/竹纤维混纺纱
纤维素酶
初始模量
柔软整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纺织技术
双月刊
1009-265X
33-1249/T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
32-118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