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1,3-双[(4-氨基-3-巯基-1,2,4-三唑-5-基)-甲氧基]苯和取代苯甲酸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下经三氯氧磷催化的缩合反应合成了5个以三唑并噻二唑环为手臂的新型杂环分子钳——1,3-双[{6-芳基-1,2,4-三唑并[3,4-b] [1,3,4]噻二唑-3-基}-甲氧基]苯,其结构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表征.利用UV滴定法测定了主体对客体芳胺分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主体对芳胺分子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主体对客体的选择识别顺序为:对甲氧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苯二胺>苯胺.主客体之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和π-π堆叠等非共价键作用.
推荐文章
新型手性芳杂环分子钳人工受体的微波干法合成
芳杂环
分子钳
合成
分子识别
微波辐射
1,3,4-(口恶)二唑并1,2,4-三唑类双杂环的合成
合成
1,3,4-(口恶)二唑-2-硫酮
1,2,4-三唑-3-硫酮
Sonogashira偶联
双杂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三唑并噻二唑环为手臂的新型杂环分子钳的微波合成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分子钳 双-1,2,4-三唑 双-三唑并[3,4-b][1,3,4]噻二唑 微波合成 分子识别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26,242
页数 分类号 O626.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青刚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4 15 2.0 3.0
2 赵志刚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145 462 10.0 14.0
3 邓梅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工程系 15 37 4.0 5.0
4 曾碧涛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工程系 26 6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钳
双-1,2,4-三唑
双-三唑并[3,4-b][1,3,4]噻二唑
微波合成
分子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