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机械剪切破碎法制备再生硅橡胶,并将其掺入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中制备再生硅橡胶/硅橡胶共混物,研究了再生硅橡胶含量、硫化促进剂2,5-双(叔丁基过氧化)-2,5-二甲基已烷和沉淀法白炭黑用量对共混物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和硅橡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再生硅橡胶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硫化速率变慢,力学性能降低,当再生硅橡胶质量分数为46.9%时,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当2,5-双(叔丁基过氧化)-2,5-二甲基己烷用量为0.5份(质量)且沉淀法白炭黑用量为15份时,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机械剪切破碎法没有引起再生硅橡胶化学性质的变化;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硅橡胶接近,但其损耗因子峰值下降;共混物中填料的分散均匀性介于再生硅橡胶与硅橡胶之间.
推荐文章
乙炔炭黑填充导电硅橡胶的研究
硅橡胶
乙炔炭黑
白炭黑
导电橡胶
混杂填料填充导热硅橡胶性能研究
硅橡胶
氮化硅
碳化硅晶须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新型高导电高温硫化硅橡胶研制
导电填料
导电机理
体积电阻率
极寒环境对硅橡胶及氟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
极寒环境
硅橡胶
氟硅橡胶
电气性能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生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物的性能
来源期刊 合成橡胶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再生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 微观形态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33.93
字数 35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幸荣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6 2480 26.0 34.0
2 郭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3 495 12.0 18.0
3 周绣芳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7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再生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
微观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橡胶工业
双月刊
1000-1255
62-1036/TQ
大16开
兰州市西固区合水北路1号
54-1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8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