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2年10月8日至11月11日选择位于引滦工程明渠段的3号监测点,使用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开展了饮用水源地生物毒性自动监测研究,并对3号监测点及其下游4号监测点的pH值、氨氮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浓度进行了同步监测.试运行阶段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实际获取有效数据210组,样品毒性值介于-52%-21%之间,均小于30%,未超过报警临界值.同步监测所得pH值、氨氮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浓度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统计结果显示,水质指标中的毒性值与氨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sig.<0.05),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氮可能促进发光细菌的生长或者增强细菌发光能力.
推荐文章
南宁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分析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
水量、水质评价
南宁市
长江南京段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
水源地
风险评估
长江南京段
安徽某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饮用水源
致癌物
非致癌物
珠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进展综述
饮用水水源地
达标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
珠江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毒性自动监测系统在天津饮用水源地的应用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物毒性 自动监测 天津 饮用水源地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3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873.2013.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震 40 397 10.0 19.0
2 武丹 15 72 5.0 8.0
3 梅鹏蔚 37 190 5.0 13.0
4 王海英 12 67 4.0 8.0
5 卞少伟 19 40 4.0 5.0
6 王萌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174)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毒性
自动监测
天津
饮用水源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