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选取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8种次生植物根际土壤,以同土层裸地为对照,测量土壤化学性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塌陷区次生植物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主要古菌类群为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群落间多样性差异大,相似性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古菌的优势类群数量差异较大,鼠掌老鹳草高达18种,西北绢蒿少为2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古菌优势类群分布影响最大(Hha Ⅰ酶切:r=0.94;Rsa l酶切:r=0.74),速效磷含量与古菌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氮含量与均匀度指数E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疆地震断裂带植被的恢复可影响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的分布、组成和结构,其原因与植物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有关,同时在改善土壤肥力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推荐文章
新疆地震断裂带次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地震断裂带
根际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PCA
乌鲁木齐地震断裂带泉水古菌群落对水文地球化学元素的响应
地震断裂带
古菌群落
水文地球元素变化
PCR-DGGE
新疆富蕴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中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的年代学研究
40Ar-39Ar阶段升温
K-Ar年代学
假玄武玻璃
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
新疆
棉花长期连作对新疆农田土壤古菌群落演替的影响
古菌群落
棉花连作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植被恢复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地震断裂带 根际微生物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46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1111717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涛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37 142 7.0 9.0
2 娄恺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35 239 9.0 13.0
3 马晶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9 35 4.0 5.0
5 曾军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13 65 6.0 7.0
8 林青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3 7 1.0 2.0
10 王重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15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8)
共引文献  (484)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4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2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断裂带
根际微生物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