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常见穿支的定位与皮瓣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用新鲜成人整尸标本2具,采用氧化铋-聚乙烯醇填充剂灌注技术,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将数据导入Mimics图像工作站,以常见穿支皮瓣为例,分别应用快速直接体绘制(VR)和动态重建方法(DR),对穿支血管定位并模拟皮瓣设计.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够对常见穿支皮瓣的穿支血管定位.快速体绘制对穿支血管定位较快,但显示层次毗邻效果不好;调节阈值动态重建方法不仅可对穿支进行定位与皮瓣设计,而且显示层次清楚.结论 应用快速直接体绘制方法可快速、粗略地显示出各部位主要穿支的位置与源动脉;采用改变CT值的动态重建方法可以多彩色形式显示多种结构的层次与毗邻关系;两种方法结合可对穿支进行精确定位,模拟皮瓣设计,为皮瓣的安全切取提供形态学依据.
推荐文章
皮肤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穿支血管
穿支皮瓣
血管区域
新鲜尸体
定量分析
软组织扩张术对穿支血管增生影响的临床研究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穿支皮瓣
血管增生
解剖学
外踝后穿支皮瓣
腓动脉
外踝后穿支
穿支皮瓣
远端蒂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双基地雷达两种目标定位方法误差分析与仿真
双基地雷达
目标定位
测量精度
定位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穿支血管的定位方法
来源期刊 解剖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数字解剖学 显微外科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2.1|R616
字数 3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356.2013.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世新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8 137 7.0 11.0
2 唐茂林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75 1513 21.0 36.0
3 丁茂超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21 195 9.0 13.0
4 崔怀瑞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1 239 8.0 14.0
5 梅劲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46 929 16.0 29.0
6 毛以华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2 109 5.0 10.0
7 赵丽娜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数字解剖学
显微外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报
双月刊
0529-1356
11-2228/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