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TG和DSC对松木屑/低密度聚乙烯(LDPE)混合物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微波辅助加热方式对不同质量比松木屑/LDPE混合物的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松木屑和LDPE可在270 ~480℃温度区间共热解,且共热解行为以375℃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松木屑/LDPE质量比在10∶2以下时具有较明显的共热解行为.气-质联用(GC-MS)分析表明,提高微波功率或增加LDPE加入量均会降低共热解液相产物的产率,其产物中愈创木酚类产物的产率降幅明显;生成大量的1-羟基-2-丙酮和乙酸,约占液相产物分率50%以上.大功率微波辅助加热会增加不凝气体,且LDPE加入量的增加会促进CO、CO2的产生.
推荐文章
微波辅助碱预处理对松木木屑热解的影响研究
微波碱预处理
松木木屑
Na离子
积碳
热解
低密度聚乙烯的热解试验研究
固液火箭发动机
低密度聚乙烯
热解
聚乙烯塑料与重油催化共热解工艺研究
聚乙烯塑料
重油
催化共热解
相互作用
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 氧化诱导时间研究
熔融共混
聚乙烯
氧化诱导时间
Arrhenius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木屑/低密度聚乙烯微波辅助共热解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质 共热解 松木 低密度聚 微波加热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35|TK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17.2013.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明强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00 728 14.0 21.0
2 刘少敏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49 248 8.0 13.0
3 杨忠连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6 156 7.0 8.0
7 张晔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33 183 6.0 13.0
8 汪娟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 20 3.0 4.0
9 隋倩倩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质
共热解
松木
低密度聚
微波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双月刊
0253-2417
32-1149/S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4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