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乙二醇和丙交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分别采用直接溶解法和溶剂挥发/薄膜水化法制备了包载抗癌药物紫杉醇的纳米胶束.用DLS和SEM观测纳米胶束的形态,采用HPLC研究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在体外磷酸缓冲盐(pH 7.4),37℃模拟条件下研究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MTT法研究了空白胶束的细胞毒性以及载药胶束对C6细胞的体外抑制.结果表明使用直接溶解法得到粒径为200 nm的球形胶束,使用溶剂挥发/薄膜水化法得到粒径分别为50 nm和150 nm的纳米胶束;溶剂挥发/薄膜水化法的载药量和包封率高于直接溶解法,缓释曲线均符合Ritger-Peppas指数模型;材料和制备方法均未引入细胞毒性,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的载药胶束与游离紫杉醇对脑胶质瘤细胞C6的抑制效果相当.
推荐文章
改性聚乳酸-聚乙二醇--多西紫杉醇给药系统的制备
结晶
合成
纳米粒子
聚乳酸
多西紫杉醇
共聚物
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的研究
聚氨基酸
开环聚合
α-螺旋
胶束化
临界胶束浓度
紫杉醇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外释药动力学
紫杉醇
纳米胶束
体外释药动力学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聚乳酸类载紫杉醇纳米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
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粒
制备
表面修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包载紫杉醇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来源期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二醇 胶束 紫杉醇 缓释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分类号 O6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仲勇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40 287 11.0 14.0
2 齐旭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1 16 1.0 1.0
3 刘佩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9 49 5.0 6.0
4 李速明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10 13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乳酸
聚乙二醇
胶束
紫杉醇
缓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27-7104
31-1330/N
16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4-19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