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银—额盆地内现有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认识,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及其之后的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石炭纪—二叠纪裂谷、裂陷构造演化阶段;晚二叠世—三叠纪挤压隆升构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陆内小型断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晚白垩世末期逆冲推覆构造阶段;古近纪—新近纪盆地分割与局部断陷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纪残余地层进行精细层位对比追踪,获得了石炭—二叠系的区域分布与埋深,为银—额盆地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沉积作用与储层形成
渤海湾盆地
石炭纪
二叠纪
砂岩
储集层
物性
沉积
控制
沙湾凹陷及邻区石炭—二叠纪伸展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沙湾凹陷
伸展构造
石炭—二叠纪
地层生长指数
反转率
构造演化
豫西荥阳陆相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及其地质意义
微生物成因构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陆相生态系
豫西
银额盆地西部蒙额地1井二叠纪叶肢介的发现及其意义
银额盆地
二叠纪
叶肢介
油气产层时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额盆地石炭—二叠纪以来的构造演化及其残余地层分布
来源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银—额盆地 石炭—二叠系 构造演化 残余地层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24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仁芳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1 459 10.0 19.0
2 孙远成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4 6 2.0 2.0
3 明楷曼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4 卫小龙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7 2.0 2.0
5 张茜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额盆地
石炭—二叠系
构造演化
残余地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980
50-1174/N
大16开
重庆大学城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33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