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以苦荞晋荞麦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晋荞麦6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且与种植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下晋养麦6号产量差异显著;30万~120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12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479.67 kg/hm2;当密度增加到150万株/hm2时,产量则有所降低.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荞麦6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晋荞麦6号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右玉县
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豆3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晋豆30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西科麦6号产量的影响研究
小麦
西科麦6号
密度
干物质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荞麦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晋荞麦6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2-5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7.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13.06.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金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15 71 6.0 8.0
2 杨明君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16 178 9.0 13.0
3 杨媛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20 149 8.0 11.0
4 郭忠贤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21 249 11.0 15.0
5 王慧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25 111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晋荞麦6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