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从艾青将"芦笛"从"彩色的欧伦巴"带回,以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诗坛的注目,他一直"生活着"、"歌唱着"。1945年之前,诗人吹着"芦笛"歌唱,歌唱"太阳"、"土地";1945年之后艾青的诗歌创作发生了变化,有继承、有突破、有发展,尤其是五十年代出国访问和归来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思想上和创作风格上都有很大转变,在中国诗坛上熠熠生辉。
推荐文章
论崔致远的诗歌创作
晚唐诗歌
崔致远
高骈
论二皇甫与大历诗歌创作
二皇甫
大历
诗歌创作
写作特色
论川梅诗歌创作的四阶段
川梅诗歌
主题
风格
阶段
浅析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仙味
仙味
喜好
想象
夸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永远歌唱着的“芦笛诗人”——论1945年之后的艾青诗歌创作
来源期刊 华中人文论丛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艾青 土地 太阳 哲理 诗歌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威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青
土地
太阳
哲理
诗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人文论丛
季刊
16开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