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圆管内添加翼片后流体的流动结构和对流传热特性。模拟中,翼片与壁面呈45°倾斜放置,选取包含1个翼片的1/6通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翼片可在下游诱导产生2个旋转方向相反的纵向涡,形成对称的涡偶,涡偶外侧为背壁流,内侧为向壁流。纵向涡结构提高了流体在径向上的速度波动,在翼片下游靠近管壁处,最大速度可达到主流平均速度的80%,增强了对速度边界层的扰动。流场的改善使通道内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与光滑通道相比,壁面附近的温度梯度可提高接近1个数量级。流体对壁面的冲刷作用使对流传热得到强化,相对于光滑通道,壁面局部Nu数可提高近50倍。纵向涡对通道内流体的强化传热作用随Re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窄间隙矩形通道单相水纵向涡强化传热实验
窄间隙矩形通道
单相水
纵向涡
强化传热
内插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圆管性能分析
矩形翼
强化传热
流动
数值模拟
纵向涡强化圆管内换热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传热
流动
湍流
涡发生器
纵向涡
层流传热中有效传热温差的改善及复合强化传热
层流
有效传热温差
插入物
粗糙肋面
复合强化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翼片诱导纵向涡强化层流对流传热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翼片 纵向涡 圆管 层流 强化传热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40/j.issn.1672-3961.0.2013.0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茂诚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86 702 15.0 23.0
2 冷学礼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0 248 9.0 15.0
3 车翠翠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 2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翼片
纵向涡
圆管
层流
强化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2-3961
37-1391/T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24-22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42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