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的有效评价是矿井水害防治和实现安全开采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基础。开展了以无量纲多源信息融合为基础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并以新安煤矿为例,在系统分析该矿底板突水致灾机理的基础上,从构造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2个方面确定了断层分布带、断层交点和端点分布带、断层突水指数、奥灰含水层水压、奥灰含水层富水性、有效隔水层等效厚度6个要素为该矿二1煤层底板突水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定性排列定量转化的方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基于GIS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构建了新安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无量纲多源信息融合模型,并应用到该煤矿底板突水评价及预测中,结果真实可靠。
推荐文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安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多源信息融合
地理信息系统
突水危险性评价
底板防治水
南屯煤矿17煤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
底板突水
模糊
突水系数法
无量纲信息融合法
南屯煤矿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
底板突水评价
耦合
熵权法
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突变理论
底板突水
归一化
危险性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无量纲多源信息融合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突水危险性评价 多源信息融合 地理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9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7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鑫磊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16 101 5.0 10.0
2 朱宗奎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17 99 3.0 9.0
3 孙亚军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80 1242 18.0 32.0
4 徐智敏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48 579 13.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9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板突水
突水危险性评价
多源信息融合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3363
32-1760/TD
16开
江苏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6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