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种危害冬油菜的新害虫,经初步鉴定为油菜叶露尾甲Strongyllodes variegatus(Fairmaire,1891).田间调查和试验表明:油菜叶露尾甲在安徽主要分布于巢湖市、马鞍山市、宣城市、安庆市、六安市,以及合肥市和滁州市的部分地区.该害虫在安徽年发生2代,每年3~5月及9~11月出现.3~5月是其主要的为害期和繁殖期.成虫取食油菜叶片、嫩茎和花蕾,形成“半月牙”状伤口和“秃梗”状;幼虫潜叶取食叶肉,形成不规则“亮泡”状,导致叶片枯死,提前脱落.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羽化;成虫入土或混在油菜种子中越夏、越冬.其在油菜上危害有加重的趋势.
推荐文章
黑缝油菜叶甲在环县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冬油菜
叶甲科
发生规律
环县
防治
缺苗断垄
发生面积
鞘翅目
大通县油菜露尾甲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油菜
露尾甲
发生原因
防治技术
青海大通
春油菜“三甲一螟”的发生与防治
春油菜
黄条跳甲
茎龟象甲
露尾甲
油菜角野螟
发生
防治
安徽省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率
冬油菜
施肥现状
肥料利用率
Cate-Nelson方法
安徽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冬油菜新害虫——油菜叶露尾甲
来源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冬油菜 农作物新害虫 油菜叶露尾甲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土肥植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2-6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5.451
字数 43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5/j.issn.1007-9084.2013.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莹芬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0 91 6.0 9.0
2 胡宝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5 160 6.0 12.0
3 李强生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 171 6.0 12.0
4 胡本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3 166 6.0 11.0
5 荣松柏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4 45 4.0 5.0
6 范志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5 18 2.0 4.0
7 侯树敏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3 151 6.0 12.0
8 费维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9 13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油菜
农作物新害虫
油菜叶露尾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双月刊
1007-9084
42-1429/S
大16开
湖北武昌徐东二路2号油料所内
38-1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5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