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把电子受体苄基紫精引入到多联吡啶中,设计合成了新型三齿多吡啶配体[HC∧ N∧N(PhMV2+ Ph)],并以其合成了新配合物[ClPt{ C∧ N∧ N(PhMV2+ph)}](ClO4)、[C1Pd{ C∧ N∧ N(PhMV2+ph}](PF6)2.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证实所得合成产物与设计结构一致;利用UV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光谱性质,两种配合物在可见光区有MLCT吸收;采用三组分的“S-R/D/C”体系,对配合物[C1Pt{ C∧ N∧N(PhMV2+ Ph)}](ClO4)2的光解水制氢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ClPt{ C^N^N(PhMV2+)}](PF6)2及没有实现敏化剂与电子中继体MV2+直接连接的四组分体系ClPt[C∧N∧N(PhCH3)]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光敏剂与电子受体共价连接的Pt(Ⅱ)多吡啶类配合物,制氢效果并没有提高.
推荐文章
多齿配体三联吡啶衍生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
三吡啶苯甲酸
配合物
晶体结构
紫外
荧光
新型联吡啶二羧酸镝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联吡啶羧酸配体
镝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质
L-α-氨基酸铜(Ⅱ)-联吡啶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铜(Ⅱ)配合物
2,2′-联吡啶
L-苏氨酸
L-异亮氨酸
L-蛋氨酸
L-赖氨酸
新型氟代缺联吡啶环蕃的合成
1,3-二溴甲基-5-氟苯
氟代缺电子联吡啶环蕃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联吡啶Pt(Ⅱ)、Pd(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制氢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多联吡啶配体 Pt(Ⅱ)配合物 Pd(Ⅱ)配合物 氢气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4-6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27
字数 4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素芳 昆明学院化学系 9 21 3.0 4.0
2 徐全清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联吡啶配体
Pt(Ⅱ)配合物
Pd(Ⅱ)配合物
氢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