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偏瘫肢体活动以及针刺头皮针的即刻脑功能成像(fMRI)反应,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头针治疗和临床观察,发现有针刺有效和针刺无效的现象,对针刺有效和针刺无效各1例患者进行偏瘫肢体被动运动和头针任务的fMRI扫描和DTI扫描。结果2例受试者的肢体运动脑激活部位较一致,而针刺的脑激活效应差异较大,激活范围与针刺有效性相关,DTI结果显示运动传导束纤维受损程度有差异。结论中风后运动功能恢复与小脑的作用关系密切;头针针刺对运动调节功能有部分影响作用,针刺的临床疗效水平与脑激活反应有相关性;病损具体部位、大小和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和恢复机制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分期比较手针与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研究现状
中风
偏瘫
手针
电针
分期疗效
综述
康复护理在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分析
康复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及指导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
中风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头针疗效水平的fMRI与DTI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偏瘫 头针 功能恢复 脑功能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46.6
字数 5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205.2013.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忆怀 138 2009 18.0 41.0
2 崔方圆 22 228 10.0 15.0
3 谭中建 31 317 10.0 16.0
4 吴宇峰 32 103 4.0 9.0
5 董培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17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46)
二级引证文献  (8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瘫
头针
功能恢复
脑功能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双月刊
2095-6606
10-115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25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