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的电影传播从1958年到“文革”时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改变,电影传播的渠道由原本单一的室内电影院发展为露天电影院和放映员的新型结合,通过放映员对影片的解读传递给当时文化水平低下的农民,使得他们从原本的猎奇的态度去观看电影到后期真正对电影艺术的喜爱.
推荐文章
关注放映技术 提高放映质量——首届全国电影放映员技能竞赛开幕
技能竞赛
放映技术
电影放映
放映质量
国家广电总局
高技能人才
广播影视
职业技能
对露天电影的思考
露天电影
观众放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1958年至“文革”时期中国电影的传播模式——露天电影院与放映员
来源期刊 电影评介 学科
关键词 露天电影院 放映员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影视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3.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晴耒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露天电影院
放映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影评介
半月刊
1002-6916
52-1014/J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大坡路26号当代传媒大厦
66-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1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26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