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至病所是指通过针和(或)灸的方法,促使感应朝着病所的方向传导,最终达到病变部位,调整阴阳,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1 慢性肥厚性鼻炎
男,35岁,2008年1月20日就诊.诉间歇性鼻塞7年余,持续加重半年.7年前在灰尘较重的砖厂工作诱发鼻塞流涕,间歇发作,症状时轻时重,昼轻夜重,遇寒加重,迁延日久.近半年来鼻塞持续加重,自觉嗅觉明显减退,夜休或鼾声连连、或鼻塞致醒、或以口呼吸,头晕头重.经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素体肥胖,涕黏而稀少,舌质稍黯、苔白腻,脉滑.证属痰瘀阻(鼻)络.取治鼻穴(即蝶腭神经节,位于颧骨的下缘,相当于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隆起部后方,在下关穴前方约1.5 cm处弓形凹陷处)针刺,一次治疗仅取单侧,行快速捻转加小幅度提插手法,行针2s,患者面部产生剧烈电击样感觉,顿感鼻子通气显著改善.留针10 min,期间再行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