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南方某水厂常规工艺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率,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分别采用预氧化(KMnO4、H2O2和O3)、粉末活性炭、助凝剂(PAM)和回流污泥等技术强化微污染原水的混凝过程.结果表明:预氧化强化混凝把原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疏亲水性较高的有机物,进而提高有机物混凝去除效果,KMnO4、H2O2和O3的适合投加量分别为1.5 ~2、4~6和4~6 mg/L;粉末活性炭强化混凝是利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分子量在0.6~3 kD的有机物,从而提高CODMn和色度去除率,粉末活性炭的适合投加量为20~30 mg/L;助凝剂强化混凝是助凝剂PAM能有效提高絮体颗粒尺寸,使得颗粒沉降速度加快,并使CODMn去除率得到提高,PAM投加量为0.2 mg/L;污泥强化混凝沉淀是以回流污泥提供凝聚核心,充分发挥其吸附、卷扫的作用,提高CODMn去除率,污泥适当投加量为15 mg/L.
推荐文章
强化混凝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污染
强化混凝
水处理
粉末活性炭(PAC)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
受微污染湘江原水强化水处理工艺研究
强化混凝
活性炭吸附
微污染原水
有机物
一体化水力强化混凝设备及其微污染原水处理工况最优化研究
强化混凝
微污染原水
混凝设备
混凝条件
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
混凝
膜过滤
微污染原水
膜污染
膜清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污染原水强化混凝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污染水源水 预氧化 粉末活性炭 PAM助凝剂 回流污泥 强化混凝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4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3.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国忠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90 550 13.0 17.0
2 李清飞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4 226 8.0 13.0
3 李培启 10 35 3.0 5.0
4 刘冰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 119 6.0 10.0
5 姚高伟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5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污染水源水
预氧化
粉末活性炭
PAM助凝剂
回流污泥
强化混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3-0972
41-1107/N
大16开
河南省信阳市
36-1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6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