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微RNA(miR)-122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在肝毒理临床前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单次ig给予对乙酰氨基酚0,625和1250 mg·kg-1,并于给药后1.5,3,6,12,24,36及96 h采集血样.以乙酰氨基酚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浆中稳定表达的miR-103为校正基因,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miR-122的表达.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分别ig给予对乙酰氨基酚625 mg·kg-1 1.5和3h后,肝组织病理无明显变化,给药后6和12h,肝腺泡Ⅲ带出现明显的空泡样变性和肝窦充血,给药后24 h肝腺泡Ⅲ带有明显的细胞坏死;而36 h时基本恢复正常;而对乙酰氨基酚1250 mg· kg-1组给药后24和36 h时肝腺泡Ⅲ带有明显的细胞坏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分别ig给予对乙酰氨基酚625和1250 mg·kg-1后12和24 h,血清GPT和GOT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且对乙酰氨基酚1250 mg·kg-1组大鼠血清GPT活性均是对照组2倍以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miR-122在大鼠给予对乙酰氨基酚1250 mg· kg-1 1.5h即升高3.6倍(P<0.05),并且持续升高,12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96 h恢复正常水平;大鼠给予625 mg· kg-1对乙酰氨基酚给药后6h,血浆miR-122升高5.2倍,12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36 h恢复正常水平.肝损伤大鼠血浆miR-122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与肝损伤GPT和GOT变化相似.结论 循环miR-122可能成为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前和临床早期检测的理想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