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摘要:
针对玉米粗缩病采用传统的以病情指数为评价指标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法和人工接种法,分析了不同抗性级别玉米自交系‘90110'、‘沈137'、‘DB544'、‘冀35'、‘丹360'、‘黄早四’、‘掖107'、‘掖478'、‘5003'田间自然发病严重度与人工接种发病的初显症叶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试验材料田间病指分布在2.85~65.84之间,人工接种致病病株初显症叶龄分布在4~15叶之间,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23,P<0.01).通过建立田间发病严重度与人工接种条件下初显症叶龄间的回归方程,制定了以病株初显症叶龄为抗性评价指标的抗性划分标准:初显症叶龄小于6.27的为高感;初显症叶龄在6.27~10.32间的为感病;初显症叶龄在10.32~12.35间的为中抗;初显症叶龄在12.35~13.77间的为抗;初显症叶龄大于13.77的为高抗.新评价指标的采用不仅可以将每材料每重复接种株数从15株减少到3株,同时还将试验调查终止期从19片叶缩短到14片叶.
推荐文章
调整玉米播期对玉米粗缩病控制作用研究初报
玉米粗缩病毒
灰飞虱
播种期
防治
山东省主推玉米品种粗缩病抗性鉴定及其应用
玉米品种
灰飞虱
粗缩病
抗性鉴定
防病策略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玉米粗缩病
抗病育种
研究进展
栽培避害对安徽省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
玉米
粗缩病
播期
控病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粗缩病初显症叶龄与品种抗性关系研究初报
来源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粗缩病 初显症叶龄 抗性鉴定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玉米粗缩病
初显症叶龄
抗性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573
13-1076/S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