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日益恶化的空间碎片环境将严重威胁空间站及航天员的在轨安全。文章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压电薄膜设计了一种密封舱壁穿孔损伤识别技术方案,用于识别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对航天器密封舱壁造成的损伤模式,可为航天员合理选择应急措施提供依据。首先,发射超高速弹丸穿透铝合金靶板以模拟密封舱壁被击穿损伤的情况,形成的碎片云撞击PVDF压电薄膜探头,利用信号采集设备获取高速撞击引起的去极化效应信号,识别该信号的频率特征;其次,对PVDF压电薄膜探头及其支撑结构进行敲击试验,模拟在轨运行时因碰撞产生的干扰信号,掌握此类干扰信号的频率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采样频率为20 MHz时:1)所获得的探头去极化效应信号具有极为陡峭的上升沿,且上升沿的时长为亚μs量级;2)去极化效应信号主要由1 MHz以下的信号组成,但也包含少量的3~10 MHz高频成分;3)敲击探头及其支撑结构所产生的干扰信号频率在20 kHz以下。可根据频率差异进行两种信号的识别。
推荐文章
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换能器前置放大模块设计
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
换能器
前置放大模块
水声信号处理
聚偏二氟乙烯(PVDF)多晶型特征的研究进展
PVDF
晶型结构
晶型表征
晶型转换
基于聚偏氟乙烯薄膜的穿戴式呼吸检测系统
聚偏氟乙烯薄膜
呼吸检测
平滑滤波
自适应双阈值
呼吸率
基于模糊可靠度的深海高压密封舱优化设计
模糊可靠度
优化设计
高压密封舱
深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密封舱壁穿孔损伤识别技术
来源期刊 航天器环境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空间站 空间碎片 密封舱穿孔 损伤模式识别 PVDF压电薄膜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5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41|TM935.4
字数 2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379.2013.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庞宝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130 1330 19.0 29.0
2 刘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68 518 13.0 19.0
3 刘刚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 19 53 4.0 5.0
4 刘治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6 43 3.0 6.0
5 贾东永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 5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间站
空间碎片
密封舱穿孔
损伤模式识别
PVDF压电薄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天器环境工程
双月刊
1673-1379
11-5333/V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5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