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优化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方法,提供研究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理想体外模型.方法:双酶消化、过滤、离心法分离和培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用光镜观察培养细胞;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角蛋白(CK)和间质细胞波形蛋白(Vim)的表达;MTT法测定间质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培养24h,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呈多边形、铺路石样生长,CK免疫荧光阳性,纯度达95%以上.正常原代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不能传代,培养5~6天后细胞逐渐走向衰老.间质细胞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Vim免疫荧光阳性,纯度达95%以上.原代间质细胞可有限传代,3代内细胞形态无改变.传代间质细胞第3~6天为细胞对数生长期,生长曲线呈“S”形,倍增时间约为56.97h.结论:双酶消化、过滤、离心法可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具有典型的生物学细胞特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
推荐文章
人正常子宫内膜原代腺上皮细胞的优化分离和培养
子宫内膜
腺上皮细胞
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细胞培养技术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小鼠
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腺上皮细胞
细胞原代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鼠子宫内膜原代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优化分离和培养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原代培养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52
页数 分类号 R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小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95 577 12.0 18.0
2 贺银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14 43 4.0 5.0
3 夏宇红 1 1 1.0 1.0
4 瞿俊杰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原代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