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对深Ⅱ度烧伤猪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方法 将7只中国家猪脊柱两侧各造成4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将其中6只猪的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0.50、0.75、1.00 mm组,每组12个创面,分别接受相应厚度削痂自体皮移植术.削痂前在每个创面中心部位采集活检组织样本测量烧伤组织厚度及行组织学观察,削痂后在每个创面中心附近采集活检组织样本测量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及行组织学观察.余1只猪的8个创面设为对照组,不行削痂植皮术,同前取标本后行暴露疗法.伤后即刻到伤后3个月,观察5组创面大体情况.伤后8d,计算0.25、0.50、0.75、1.0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以中位数表示).记录5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个月,再次获取5组创面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对数据行成组设计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本实验中烧伤组织厚度为(1.120±0.211) mm.0.25、0.50、0.75、1.00 mm组创面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分别为(0.830±0.031)、(0.701±0.010)、(0.382±0.031)、(0.141±0.040)mm.伤后8d,0.25、0.50 mm组创面所植皮片全部坏死;0.75 mm组创面所植皮片大部分坏死;1.00 mm组创面所植皮片大部分成活,少部分溶脱;对照组创面逐渐溶痂.伤后15d,0.25、0.50、0.75 mm组创面未成活皮片逐渐脱落,表层有渗出物结痂,1.00 mm组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创面渗出结痂面积最大.伤后3个月,0.25、0.50、0.75 mm组和对照组愈合创面因瘢痕收缩而缩小,1.00 mm组创面未见明显瘢痕.0.25、0.50、0.75、1.0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9.421,P<0.001).1.0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最高为70%(60%,80%),0.75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为20%(0,30%),0.25、0.50 mm组创面植皮成活率均为0(0,0).5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450,P<0.001).0.25、0.50 mm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2±1.5)、(18.7±2.3)d,与对照组相近[(18.4±1.7)d,P值均大于0.05];0.75 mm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9±2.6)d,与0.25、0.50 mm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1.00 mm组创面愈合时间为(9.5±1.2)d,较另4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值均小于0.01).削痂前,5组创面真皮深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带;削痂后植皮前,0.25、0.50、0.75、1.00 mm组创面断层表面至炎性细胞浸润带厚度各不相同,对照组创面可见较多炎性细胞.伤后3个月透射电镜下观察示,1.00 mm组创面真皮内可见较多Fb,其粗面内质网丰富,细胞器结构较完善. 结论 伤及真皮深层的深Ⅱ度烧伤,保留烧伤变性真皮0.10 mm左右行自体薄皮片移植术,有利于真皮功能重建,减轻瘢痕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