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中温与高温活性污泥的絮凝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分别在35℃及55℃条件下培养了中温与高温活性污泥,考查了2种活性污泥的相互作用能与胞外聚合物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污泥系统出水浊度为(145±22.9)NTU,是中温污泥系统的近50倍.中温污泥的相互作用能曲线存在明显的势垒(313.4×10-20J),而高温污泥不存在明显势垒;高温污泥的松散型胞外聚合物与紧致型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分别为中温污泥的12倍及3.5倍,且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多糖、腐殖酸和DNA的含量均高于中温污泥的含量.这表明,尽管高温污泥相互作用能势垒低,但其胞外聚合物,尤其是松散型胞外聚合物含量过高,是高温污泥絮凝性能低的内在机制,而胞外聚合物组成特征不是中温和高温污泥絮凝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臭氧氧化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臭氧
破解
活性污泥
污泥特性
减量
EM菌液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有效微生物菌群液
活性污泥
复壮
生物絮凝
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研究
活性污泥
阿特拉津
等温吸附
动力学吸附
餐饮废水活性污泥的培养
餐饮废水
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效果
评价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污泥中温与高温絮凝特性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温污泥 高温污泥 相互作用能 胞外聚合物 絮凝性能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21-3826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闻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714 16.0 25.0
2 李海松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2 1.0 2.0
3 曹阿生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2 1.0 2.0
4 黄静水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4 1.0 1.0
5 陈海蓉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温污泥
高温污泥
相互作用能
胞外聚合物
絮凝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