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采集浙江省安吉县2种典型板栗林不同坡面位置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有无截水工程措施板栗林土壤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坡面截水工程措施对板栗林沟间坡面土壤性质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比无措施板栗林低5.88%、6.68%和33.54%,砂粒质量分数比无措施板栗林高10.57%.板栗林侵蚀地坡度的急剧变化导致坡面不同位置土壤养分和土壤颗粒组成的明显变化,2种板栗林坡度增加段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低,土壤砂粒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而坡面截水工程措施使得坡面土壤颗粒组成相对稳定,但要改善林地土壤肥力还必须与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
推荐文章
水土保持措施对板栗林土壤特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措施
板栗林
土壤特性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水土保持措施对板栗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板栗林
土壤呼吸
水土保持措施
R10值
Q10值
黑土侵蚀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质量
黑土
东北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土壤养分含量
pH
阳离子代换量
水土保持
世行贷款项目
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栗林地水土保持截水工程措施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特性 坡面截水沟 人工板栗林 水土保持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7.2
字数 4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锦娟 12 20 3.0 3.0
2 陆芳春 5 16 3.0 4.0
3 李钢 16 25 3.0 3.0
4 沈照伟 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特性
坡面截水沟
人工板栗林
水土保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