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对于一般交通肇事案件,亲友、邻里、同学、同事之间因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的,一般不起诉;对犯罪情节较轻,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较小、人身危险性不大,有认罪悔罪表现的,可以根据情况决定不起诉;对于罪行较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认罪悔罪表现,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和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不大,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起诉。”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推荐文章
刑事和解制度探索与应用
刑事和解制度
范围
应用
简析美国刑事再审程序——以辛普森杀妻案为例
无罪判决
刑事再审程序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辛普森杀妻案
浅议刑事辩护制度
辩护人
辩护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析刑事和解制度
来源期刊 青海检察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 犯罪嫌疑人 交通肇事案件 刑事司法政策 轻微刑事案件 赔偿损失 社会危害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15.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艳华 2 0 0.0 0.0
2 高睿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和解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
犯罪嫌疑人
交通肇事案件
刑事司法政策
轻微刑事案件
赔偿损失
社会危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检察
双月刊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17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0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