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酮为植物次生性代谢产物,被认为是在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形成的,对昆虫有防御作用。通过测定杨树受害植株和健康植株黄酮的含量,揭示粒肩天牛危害后杨树被害植株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杨树受粒肩天牛危害后,受害植株的黄酮含量高于健康植株,方差分析两者间的差异显著。粒肩天牛的危害引起了杨树黄酮含量的变化,在天牛危害盛期,受害植株黄酮含量急剧减少,在天牛危害末期和越冬期,其含量又呈上升的趋势;不同杨树品种受粒肩天牛危害后,黄酮含量的变化不同,意大利杨黄酮含量增加量比欧美杨多。
推荐文章
大荔县光肩星天牛危害的风险评估分析
光肩星天牛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杨树天牛的防治措施
杨树
虫病
防治
国槐锈色粒肩天牛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国槐
锈色粒肩天牛
形态特征
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粒肩天牛危害对杨树黄酮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物灾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杨树 粒肩天牛 黄酮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9-3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3
字数 3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704.2013.03.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树
粒肩天牛
黄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灾害科学
季刊
2095-3704
36-1032/S
大16开
江西南昌经开区志敏大道1101号江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8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9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