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眩晕的古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炼出风池、神庭、合谷、头临泣、上星、天柱为古代针灸治疗眩晕最常用腧穴.同时合谷配风池、上星配风池、解溪配合谷是最常用的腧穴配伍.膀胱经、胆经为最常用经络.特定穴方面,以交会穴使用最频繁.此外头面部腧穴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古代针灸治疗眩晕多使用局部选穴,特定穴是处方的组成主要部分.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特点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眩晕 针灸疗法 选穴 数据挖掘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药重大课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
页数 分类号 R245-3|R22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72 2438 30.0 39.0
2 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356 2940 27.0 39.0
3 寿依夏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133)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晕
针灸疗法
选穴
数据挖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