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郝家河铜矿床是楚雄盆地砂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在矿区大比例尺构造地质填图的基础上,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进行断裂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划分构造期次,厘定构造体系,并对区内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自燕山期以来该区经历了 NE -SW 向→近 EW 向→NW -SE 向→近 SN 向4期构造主压应力的转换。燕山晚期 NW 向构造对早期成矿物质活化、迁移、重分配,造成铜的初始富集具有控制作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近 SN 向断裂构造促使成矿物质富集,矿体形态多表现为层状、似层状;喜山早期 NE 向断裂构造促使含矿热液从地层中萃取大量含矿物质并发生再富集,形成富厚矿体;喜山中晚期近EW 向断裂构造主要对已形成的矿体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