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蓝粒小麦和紫粒小麦杂交,对F2代单株和单穗粒色遗传分离比例进行分析表明,F2代疯狂分离,出现了多种分离类型.籽粒颜色分离强度在单株水平大于单穗水平,2种颜色分离大于3种颜色分离.紫蓝粒同穗主要受2对基因互作控制,基因间互作类型多少依次是抑制作用、互补作用和重叠作用.红蓝粒同穗主要受2对基因互作控制,其次是受1对基因控制,再次受3对基因互作控制;2对基因互作类型多少依次是互补作用、抑制作用和重叠作用.红紫粒同穗,红白粒同穗和蓝白粒同穗均由2对基因控制.各籽粒颜色间的显隐性关系是红粒对紫粒是显性,红粒和紫粒对蓝粒是显性,红粒、紫粒和蓝粒对白粒是显性.因此,除了紫粒表现果皮遗传,蓝粒表现花粉直感外,紫粒和蓝粒杂交后代中粒色还存在复杂的基因互作模式,基因剂量效应等遗传效应.
推荐文章
BYDV抗性基因在冬小麦F2中的遗传表达
BYDV
冬小麦
抗病性
遗传
广西鲤鱼选育F2代家系育种效果分析
鲤鱼
选育
F2代家系
现实遗传力
晋麦F2代籽粒HMW-GS的遗传表现
小麦
F2
HMW-GS
遗传表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彩色小麦F2代种皮颜色遗传规律
来源期刊 西北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彩色小麦 F2 种皮颜色 遗传比例 基因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52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4-1389.2013.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正斌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84 1807 24.0 40.0
2 徐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104 1243 21.0 33.0
3 杨引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40 340 9.0 17.0
4 何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彩色小麦
F2
种皮颜色
遗传比例
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农业学报
月刊
1004-1389
61-1220/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大铁10号信箱
52-11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6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