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制作了两根预应力吊车梁进行试验,得到吊车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裂缝开展图,通过分析梁受力至破坏整个过程,获得开裂弯矩,建立受拉区裂缝宽度与裂缝间距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①RPC梁在计算开裂弯矩时,应该考虑RPC和钢纤维的拉结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开裂弯矩计算公式;②钢纤维对裂缝宽度展开有阻滞作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更好,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可以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规程公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相应的折减系数α=0.8;③考虑RPC抗拉强度贡献,裂缝间距可以按照普通混凝土计算,但须乘以一个α=0.75左右的修正系数.
推荐文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
活性粉末
混凝土
叠合梁
受弯性能
刚度
体外预应力RPC箱梁受弯加载试验研究
RPC
箱梁
体外预应力
预制拼装施工法
抗弯性能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闭合弯矩计算
高强混凝土
弯矩/无粘结
裂缝闭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粘结预应力RPC吊车梁的开裂弯矩及裂缝分析
来源期刊 结构工程师 学科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预应力 抗裂 裂缝宽度 裂缝间距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敏 7 13 2.0 3.0
2 金凌志 16 44 4.0 5.0
3 祁凯能 3 7 1.0 2.0
4 刘潘 2 7 1.0 2.0
5 吴欣珂 2 7 1.0 2.0
6 夏艳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粉末混凝土
预应力
抗裂
裂缝宽度
裂缝间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构工程师
双月刊
1005-0159
31-1358/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