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要素,对于它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在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和繁荣的程度不同,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被视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可以被认为是大运河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可被视为是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同时,运河遗产保护还需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做好展示和阐释,鼓励沿线社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
推荐文章
大运河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及创新路径—以大运河沧州段为例
大运河文化
传播
新媒体平台
SWOT分析
京杭大运河临清段河道保护调查与分析
京杭大运河临清段
现状
保护措施
政策建议
大学生对大运河文化认同感的研究 ——以南京高校为例
大学生
大运河文化
传播策略
实践教学
大运河文化背景下沧州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大运河文化
沧州武术文化
传承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
来源期刊 人文地理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文化线路 线性文化遗产 大运河遗产 安徽段隋唐大运河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3,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G1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5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线路
线性文化遗产
大运河遗产
安徽段隋唐大运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地理
双月刊
1003-2398
61-1193/K
大16开
西安市长安路437号西安外国语大学
36-7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824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