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了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段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评价,通过分析8种重金属元素和极易迁移元素Sr的相关性强弱评价其迁移能力.结果表明:(1)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沉积物中Mn、Ni、Zn、Cu、Cr和As平均浓度均超过背景值,8种重金属元素浓度的最大值均位于两个塌陷区之间的河流段Ⅱ;(2)地累积指数显示,河流段Ⅱ比其它3个分段重金属污染严重,为轻度或偏中度污染,且主要污染物为As、Ni、Zn和Cr;(3)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沉积物8种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的生态风险等级;(4)8种重金属元素与Sr相关系数显示,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段沉积物8种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排序为:Zn>Pb>As>Mn>Cu>V>Cr>Ni.
推荐文章
大燕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大燕河
大沽河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大沽河湿地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时空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府河-白洋淀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评价
重金属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沉积物
府河
白洋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迁移能力评价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塌陷区 重金属 沉积物 污染评价 迁移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13.07.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0)
共引文献  (98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塌陷区
重金属
沉积物
污染评价
迁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5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