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大量基础设施工程重建而形成了大量的高切坡,暴露出日益增多的地质灾害隐患.以湖北省宜昌市某高切坡为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工程经验类比和力学计算等手段,结合高切坡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及构造、地层岩性、岩体风化等特征,分析了该高切坡可能的破坏模式主要有整体滑移、局部剥落掉块、块体滑移、水砂流冲蚀、风化球滚落等.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桩号K0+000~0+040、K0+214~0+280、K0+420~0+642段,在暴雨工况下该段坡面稳定性较差,不满足规范要求;桩号K0+040~K0+214、K0+280~0+420段平面滑移计算安全系数小于1.35,安全储备不够.针对分析结果分段采用格构、锚喷治理措施,同时辅以排水、护脚墙及植被恢复等,形成安全、经济、绿色边坡.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高切坡致灾因素及防护对策——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三峡库区
高切坡
破坏模式
工程地质条件
时间效应
防护设计
三峡水库区秭归县楚都大道高切坡安全评估
三峡库区
高切坡
防护工程
变形破坏
安全评估
三峡库区典型移民城镇高切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
三峡库区
奉节新城
高切坡
稳定性分析
安全评估
三峡库区万州段高切坡破坏模式和防护措施研究
三峡
高切坡
破坏模式
治理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高切坡破坏模式分析及防护对策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切坡 破坏模式 稳定性分析 防护措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
字数 40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869.2013.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云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12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切坡
破坏模式
稳定性分析
防护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