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中国逐日站点降水资料、逐日季风监测指数及逐日副热带高压指数、74项环流指数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的秋冬春西南特大干旱过程中各指数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自2009年10月底东亚冬季风建立以来,至2010年春季,东亚冬季风强度持续偏强,加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西偏南,西南地区长期受副高控制,气温持续偏高,加之冷空气虽然总体偏强,但主要控制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少有交汇,致使降水偏少,干旱发生发展.印缅槽强度较常年偏弱,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以及南海的水汽条件不足,向西南地区输送的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两条水汽通道的水汽通量均较常年偏弱很多,加之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地区自2009年秋季以来,长期处于下沉运动的正距平区,造成这段时间西南地区干旱少雨,旱情持续.2009年9月E1 Ni(n)o事件全面爆发,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形成异常反气旋流场,该反气旋流场较常年偏西偏南,造成副高位置偏西偏南,从而使得云贵高原及其周边的印度季风区的降雨量明显偏少;高原地区及南海、菲律宾附近及热带辐合带地区OLR异常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西南地区降水,其内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2009-2010年黔西南秋冬春连旱成因分析与影响评估
秋冬春连旱
成因分析
影响评估
黔西南
水城2009-2010年秋冬春季连旱气候分析
秋冬春
连旱
干旱
气候特征分析
2009-2010年黔东北地区夏秋冬连旱成因分析
黔东北地区
连续干旱
大气环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2010年我国西南秋冬春连旱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来源期刊 冰川冻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南特大干旱 东亚季风 环流指数 大气环流异常 E1 Ni(n)o事件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多时间尺度干旱监测与预警、评估研究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2-1035
页数 分类号 P426.6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240.2013.01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芸芸 12 244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9)
共引文献  (1418)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3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1(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2(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3(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4(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6)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南特大干旱
东亚季风
环流指数
大气环流异常
E1 Ni(n)o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冰川冻土
双月刊
1000-0240
62-1072/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
54-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6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