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油气田在开发中后期会发生储层压力衰竭,压力衰竭将导致储层地应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钻井中的井壁稳定性.从压力衰竭对储层地应力的影响入手,结合压力衰竭地层的井周应力分布规律对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随压力衰竭程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衰竭储层钻定向井时存在一个中性角,当井斜角小于中性角时,压力衰竭使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变宽;当井斜角大于中性角时,压力衰竭使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变窄;中性角的大小与地层压力衰竭程度无关,与钻井方位有关,保持井斜角小于中性角并远离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有利于压力衰竭地层的钻井安全.研究结果可以为油气田在不同压力衰竭时期的钻井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水平气井井壁稳定性研究
气田
水平井
井壁稳定
地应力环境
孔弹性系数
压力衰竭
砂岩储集层酸化后试油井壁稳定性模型
试油
基质酸化
砂岩
井壁稳定性
岩石力学参数
川西大邑地区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评价研究
大邑地区
气体钻井
井壁稳定
地层坍塌压力
井径扩大系数
水平气井井壁稳定性研究
气田
水平井
井壁稳定
地应力环境
孔弹性系数
压力衰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力衰竭储层井壁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压力衰竭 定向井 地应力 井壁稳定 钻井液密度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钻井完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21
字数 30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金根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81 1113 17.0 29.0
2 蔚宝华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267 9.0 16.0
3 谭强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129 7.0 11.0
4 闫传梁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9 47 5.0 6.0
5 邓福成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30 3.0 3.0
6 胡连波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力衰竭
定向井
地应力
井壁稳定
钻井液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