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股骨滑车沟的解剖学形态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募集80名健康志愿者,男42名,女38名;年龄(21~55)岁,平均36.2岁.志愿者均无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及膝关节外伤史.摄右侧股骨全长CT片,进行三维重建后测量经髁上轴宽度、滑车沟内外边长度、内外髁高度、滑车沟角、滑车沟深度、经内外侧髁轴长度、前股骨髁角、滑车沟位置.比较男女两组上述形态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男女两组经髁上轴宽度分别为(79.21±3.80) mm、(70.73±2.9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滑车沟角在屈膝45°和42°取得极小值,分别为133.92°±4.76°和132.71°±4.36°;经内外侧髁轴长度在屈膝87°和90°取得最大值,分别为(42.36±3.48) mm和(39.03±3.36) mm;前股骨髁角均随屈膝角度增加而变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滑车沟位置均随屈膝角度增加而外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骨滑车沟的解剖形态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其尺寸存在性别差异.在假体设计中可细化全膝关节假体的滑车沟尺寸,以提供更好的形态匹配,无须考虑滑车沟的性别差异.
推荐文章
股骨髌骨沟的解剖学定位及临床意义
髌骨沟
股骨
膝关节置换
翼腭窝区的多层螺旋CT解剖学研究
翼腭窝区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股骨滑车沟解剖学形态的CT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髌骨 体层摄影术,X线 解剖学 性别因素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膝关节置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7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1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3.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79 557 11.0 19.0
2 沈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55 2434 27.0 38.0
3 康鹏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22 2250 25.0 37.0
4 马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45 587 13.0 23.0
5 裴福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488 4741 33.0 48.0
6 曾建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髌骨
体层摄影术,X线
解剖学
性别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