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缺血后适应(IP)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实验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兔结扎心脏左室支(LVA)后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松结后直接再灌注;G-CSF组,松结并于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G-CSF,连续5 d;IP组,缺血后先行IP再完全灌注;G-CSF+IP组,联合应用IP及G-CSF干预.术中监测心电图ST段改变,同时测定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数(WBC)、肌钙蛋白I(cTnI),于术后4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的面积,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IP组的ST段回落明显优于IR组;G-CSF组的WBC较IR组明显增高;IP、G-CSF及G-CSF+IP组的术后7 d cTnI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同时IP、G-CSF及G-CSF+IP组的心功能均优于IR组,其中G-CSF+IP组最好;TTC染色表明IP、G-CSF组梗死心肌面积均明显低于IR组,且G-CSF+IP组的梗死心肌面积最小,超微结构观察也显示G-CSF+IP组的心肌肌丝和线粒体损伤也明显减轻.结论:联合应用IP和G-CSF干预可减少实验动物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线粒体损伤,并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心室重构.
推荐文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兔慢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心肌缺血
血管新生
CD3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神经保护
白藜芦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塞
脂质过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后适应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R-33
字数 2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64.2013.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向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307 1065 12.0 20.0
2 陈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4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后适应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264
32-1647/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265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2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