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2010-2012年丹东市报告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52例,年平均发病率2.16/10万,病死率为7.69%.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全身酸痛(82.7%)、头痛(75.0%)、乏力(71.2%)、恶心(76.9%);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计数(98.1%)和白细胞计数减少(92.3%);71.2%病例开始表现为感冒症状;病例多来自山区和丘陵地区农村,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发病时间6-10月;48.1%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1例二代病例与首例病例为兄妹关系,有血液接触史.结论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多为感冒且症状不典型,发病有明显地域特征,散发病例多见,动物及媒介蜱在新型布尼亚病毒传染给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排除人与人传播可能.
推荐文章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感染
预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20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新型布尼亚病毒
机械通气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东市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病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报告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5-1498
页数 分类号 R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7/zgggws2013-29-1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荣敏 12 67 4.0 7.0
2 于丹梅 12 36 4.0 6.0
3 刘杨 12 43 4.0 6.0
4 张永刚 5 26 3.0 5.0
5 孟祥慧 4 20 2.0 4.0
6 苗长青 5 16 2.0 4.0
7 佟瑞雪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6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病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共卫生
月刊
1001-0580
21-1234/R
128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8-2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376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