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LC-MS/MS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维脑康胶囊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维脑康胶囊组,取大鼠全血离心获得血清,进行酶解,应用nano Chip-ESI Ion Trap进行样本分析,测定结果利用Agilent Spectral mill、scaffold及SIMCA P+等软件进行蛋白鉴定、模式判别及蛋白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最终比对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维脑康胶囊组的总蛋白数分别为833个、701个和798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分析出的差异蛋白共18个,其中上调的是13个蛋白,下调的是5个蛋白,而在维脑康胶囊组中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均有所恢复,其功能分别与神经元凋亡、神经元生长与分化、信号通路及转录调控等过程密切相关。结论:维脑康胶囊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这些差异蛋白有关,为维脑康胶囊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文章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脑缺血
脑组织
比较蛋白组
双向电泳
MS-Fit数据库
信息
诺迪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诺迪康
Wistar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脑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脑康干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关键词 维脑康 蛋白质组学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药效评价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7-1141,114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3.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7 122 7.0 11.0
2 孙明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6 37 4.0 6.0
3 徐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8 208 9.0 14.0
4 刘建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27 3233 28.0 39.0
5 曹进 167 736 12.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脑康
蛋白质组学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