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十一五”以来,河南油区投入开发的聚合物驱单元在注聚前均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在驱替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应油井的见效比例、见效厚度及增油倍数,是聚合物驱动态调整的难点.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矿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驱动态调整的政策界限,并针对聚合物驱的不同见效阶段、影响油井见效的因素等,探讨了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过程控制技术,包括合理配液配注、边水控制、注聚质量浓度差异调整、聚合物窜流控制、长期封堵高含水层评价动用以及聚合物驱适度提液技术.将这6项技术应用于双河油田北块H3Ⅳ1-3层系,取得显著效果,实际增油降水效果好于数值模拟预测,在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56时,采收率提高了2.83%.
推荐文章
双河油田Ⅳ1-3层系聚合物驱吸水剖面变化特征分析
双河油田
聚合物驱
吸水剖面返转
取心研究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
双河油田
聚合物驱后
取心
驱油效率
剩余油
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
双河油田
聚合物驱
剩余油
数值模拟
密闭取心
含水率
采出程度
改善双河油田二类储量高温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双河油田
二类储量
高温
聚合物驱
配套技术
开发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过程控制技术——以河南油区双河油田北块H3Ⅳ1-3层系为例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聚合物驱 影响因素 改善效果 过程控制 双河油田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采收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4,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57.431
字数 5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岩 12 18 3.0 4.0
2 邱坤态 3 9 1.0 3.0
3 苏建栋 1 9 1.0 1.0
4 孙宜丽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29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8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高含水期
聚合物驱
影响因素
改善效果
过程控制
双河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