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患者置入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 1年12月共计256例初次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 75岁,108例)和低龄组(60 ~ 74岁,148例).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器阈值、感知情况,随访术中及术后7d、3个月、半年穿刺并发症及电极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史、BMI、心房感知和起搏阈值、右心室感知和起搏阈值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年龄、肺部疾病史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低龄组老年患者[(84±9)岁比(68±7)岁,63.9%(69/108)比10.1% (15/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发生并发症共计13例,低年龄组6例,高龄组7例.与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5例,低龄组2例,1例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1例术后7d内出现囊袋血肿;高龄组3例,1例置入术后24h出现气胸,1例置入过程中出现血气胸,1例术后5个月发生起搏器感染.与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2例,低龄组和高龄组各1例.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6例,其中低龄组3例,分别为电池提前耗竭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高龄组3例,分别为起搏器移位2例,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障碍1例.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置入起搏器安全可靠,但同时要了解高龄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推荐文章
高龄患者心房主动螺旋电极长期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心脏起搏
心房主动螺旋电极
高龄
长期起搏参数
可行性
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透视下
非透视下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
高龄老年人永久起搏器植入154例分析
心动过缓
心脏起搏器
高龄老年人
参数
并发症
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律失常
起搏器
高龄病人
心脏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龄老年患者置入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起搏器 高龄 囊袋感染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4.2
字数 3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3.06.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起搏器
高龄
囊袋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