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柽柳(Tamarix chinensis)是盐碱地土壤改良和植被构建的先锋物种,但仅靠柽柳的自然扩散难以在滨海重盐碱地形成灌木优势群落,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不明显,因此探索重盐碱地人工栽植柽柳的生态效应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撂荒地为对照,对不同树龄的人工柽柳群落的个体生物量、碳储量动态、植物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和土壤特性进行分析,以评估重盐碱地栽植柽柳的生态效应.结果显示:3年生、5年生和7年生柽柳个体单株生物量逐渐增加,群落的植被碳密度分别为4.78 t(C)·hm-2、5.56 t(C)·hm-2和6.89 t(C)·hm-2,而对照撂荒地碳密度只有0.98 t(C)·hm-2;与对照地相比,栽植柽柳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对照地土壤0~10 cm的平均盐分含量高达10.53 g·kg-1,而3年生、5年生和7年生0~10 cm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为3.35g·kg-1、1.86 g·kg-1和5.54 g·kg-1.栽植柽柳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呈增高趋势,有效钾含量显著增加,7年生柽柳土壤0~5 cm和5~15 cm的有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地高出65.59%和28.90%.随着柽柳树龄增加群落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逐渐升高,对照地的草本物种只有8种,7年生柽柳群落达到15种;耐盐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随着栽植的时间逐渐降低,盐地碱篷的重要值由34.8下降到0.7,以种子兼营养繁殖的植物如獐毛和苦荬菜的优势度逐渐增大.这证明,重盐碱地人工栽植柽柳可以快速构建灌木优势群落,固碳作用明显;同时栽植柽柳为生态系统提供了进展演替的动力,灌草结合的群落结构和稳定的群落环境不仅促进盐碱地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降低,也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的进展演替,是提高滨海重盐碱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滨海盐碱地
柽柳
翅碱蓬
生态修复
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重盐碱地的改土效应
滨海盐土
盐地碱蓬
土壤结构
水分入渗
淋洗脱盐
土壤盐分
耐盐碱树种柽柳对应县重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盐碱地
柽柳
土壤理化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滨海重盐碱地人工栽植柽柳生长动态及生态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滨海重盐碱地 柽柳 碳密度 多样性 生态效应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3-12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11.2013.2107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秀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78 1613 18.0 39.0
2 程瑞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35 1131 19.0 33.0
3 刘小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67 1489 21.0 37.0
4 封晓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8 5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9)
共引文献  (47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1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4(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滨海重盐碱地
柽柳
碳密度
多样性
生态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