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量正常人群枢椎的形态几何学数据,为寰枢椎失稳的临床评价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8~70岁寰枢椎正常的志愿者193例,采用MPR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及不同角度斜面图像,观察枢椎形态及几何学特征,并进一步测量分析.结果:枢椎齿状突后倾角为13.5°±3.7°,左侧椎弓根高度为(0.71±0.12) cm,宽度为(0.45±0.09) cm;右侧椎弓根高度为(0.72±0.11) cm,宽度为(0.43±0.10) cm.左侧上倾角、内斜角的标准角和安全角分别为:23.4°±6.3°、40.6°±3.4°和12.4°±3.2°;右侧上倾角、内斜角的标准角和安全角分别为:24.8°±5.3°、41.9°±4.8°和12.0°±2.7°;其径值在性别、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R能准确、直观显示枢椎形态及几何学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对枢椎手术的实际操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寰枢椎后路二种内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寰椎
枢椎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固定术
生物力学
寰枢椎腹侧手术相关解剖学研究
腹侧入路
寰椎
枢椎
应用解剖
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枢椎解剖学测量
枢椎
经关节螺钉固定术
解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枢椎正常解剖的MSCT三维影像学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枢椎 解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4.42|R816.8
字数 27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13.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君蓉 35 92 5.0 7.0
2 夏琴 5 4 1.0 1.0
3 谈伟 18 117 5.0 10.0
4 高志 19 4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枢椎
解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双月刊
1672-0512
11-4894/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24-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