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多体位磁共振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颈椎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颈椎病患者52例,均进行多体位磁共振成像诊断,包括中性自然位、前屈位和后伸位.对比观察不同体位对病变颈椎的检出价值.结果 不同体位检出病变颈椎间盘数:中性自然位74个,前屈位112个,后伸位109个,前屈位检出数最多;加重椎间盘数:前屈位41个,后伸位52个;椎管内硬膜囊前间隙狭窄数:中性自然位18个,前屈位24个,后伸位1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诊断颈椎病过程中使用多体位磁共振的效果更好,能够更多地检出病变颈椎,并发现严重病变颈椎,观察是否存在椎管内硬膜囊前间隙狭窄.
推荐文章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
动力位磁共振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动力位
磁共振成像
颈椎病
脊髓型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
X线CT磁共振成像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颈椎病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体位磁共振成像对颈椎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新知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体位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2
字数 2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学江 解放军第89医院影像科 17 35 4.0 4.0
2 杜忠德 解放军第89医院神经内科 21 76 4.0 8.0
3 孙家栋 解放军第89医院神经内科 6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52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体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新知
双月刊
1004-5511
42-1220/R
大16开
武汉市东湖路169号
38-33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5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