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和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的肝硬化患者246例,分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72例)和肝硬化无糖尿病组(174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又分为HD组(33例)和T2DM组(39例).所有病例随访至死亡或研究终点.对患者临床、预后和糖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部分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Student f检验.计数资料或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肝硬化死亡相关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中酒精性肝硬化所占比例[18.1% (13/72)]高于肝硬化无糖尿病组[6.9%(1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6,P=0.008).HD组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9.1%(3/33)]低于T2DM组[30.8%(12/39)],酒精性肝硬化者所占比例[30.3%(10/33)]高于T2DM组[7.7%(3/39)],TBil水平[(43.4±57.7)μmol/L]高于T2DM组[(22.6±13.3) μmol/L),总胆固醇水平[(3.3±1.2) mmol/L]低于T2DM组[(4.0±1.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93、6.177,t=2.178、2.014,P=0.024、0.013、0.033、0.048).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住院时间、Child-Pugh评分、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肝硬化无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9、2.270,x2=6.496、5.572、5.194、19.646,P均<0.05),HD组和T2DM组间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D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间点(0、30、60、120、180 min)的血糖水平均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5、2.345、3.444、3.090、3.542,P均<0.05).HD组和T2DM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接近,其余各时间点(30、60、120、180 min) HD组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4、2.881、3.648、2.840,P均<0.05),HD组存在明显高胰岛素血症.各时间点(0、30、60、120、180 min) HD组C肽水平均正常,T2DM组C肽水平均低于正常值.Child-Pugh分级C级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3.056,95% CI:1.268~7.346,P=0.013).结论 与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更差,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而肝硬化HD与T2DM患者间则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