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自行设计的6m土槽构建土壤—植物系统,以无植被土槽为空白对照,设置不同的污染物进水浓度,采用模拟径流方式进行非点源污染净化实验.结果表明:(1)植被的存在能有效滞缓径流和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其中土壤—高羊茅系统的净化效果略优于土壤—紫花苜蓿系统,其SS、N03--N、NH3-N、TDP、PP去除率分别达到86.61%、25.83%、52.03%、26.53%及76.59%;(2)在本研究的进水浓度范围内,浓度变化对处理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与污染物存在状态有关,进水浓度增加后颗粒态污染物去除率无显著变化而溶解态氮去除率均出现明显下降;(3)以污染物出水浓度随径流长度的变化表征污染物截留特征,SS和PP出水浓度均随径流长度增加而呈指数降低,NO3--N、NH3-N和TDP出水浓度随径流长度增加而呈线性降低,植被及进水浓度条件对污染物截留特征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城市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输移研究进展
城市地表
径流-灰尘-污染物
三相介质系统
协同输移与削减
泥沙运动力学
非点源污染物在多水塘系统中的流失特征研究
景观
多水塘系统
非点源污染
植草沟在去除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中的应用研究
植草沟
面源污染
净化效果
去除机理
影响因素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
土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壤—植物系统净化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物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地表径流 非点源污染物 净化 模拟径流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水环境与水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
字数 48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怀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114 2368 28.0 43.0
5 刘玲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50 726 18.0 25.0
9 霍炜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15 97 4.0 9.0
10 吴佳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25 145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植物系统
地表径流
非点源污染物
净化
模拟径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技术
月刊
1000-0860
11-1757/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2-42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2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9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