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100眼),按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40例(48眼),无糖尿病组45例(52眼),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检测仪检测中央区和手术切口区角膜内皮,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异系数、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645.32±284.23) μm-2、(2612.42±281.12) μm-2、(2498.65±264.44) μm-2、(2407.12±212.32) μm-2,均低于术前(2978.85±334.59) 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糖尿病组分别为(2756.55±314.45)μm-2、(2745.32±312.58) μm-2、(2675.41±301.11)μm-2、(2645.75±344.68) μm-2,均低于术前(3022.45±315.62)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糖尿病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但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糖尿病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六角形细胞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异系数及中央角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对损伤的修复能力降低,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减慢.
推荐文章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透明角膜切口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医源性散光
4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白内障 糖尿病 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3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5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恳 大冶市人民医院眼科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45)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内障
糖尿病
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