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一、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一)庭前会议的功能为了实现庭审的集中、充分、高效审理,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这一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庭前会议程序"的全新制度设计,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刑事诉讼制度发达的国家都比较重视庭前准备程序包括庭前会议程序。例如,英国的答辩和指示的听审程序以
推荐文章
我国庭前会议功能的完善
庭前会议功能完善
法律约束力
实体性审查
规避防范功能
我国庭前会议现状研究
庭前会议制度
立法现状
实践现状
庭前会议评价
关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
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保障
制度改革
关于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强制社区医疗制度的思考
精神障碍
强制社区医疗
医疗制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构建庭前会议制度的思考
来源期刊 中国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非法证据排除 被告人 会议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 庭审 制度设计 当事人 控辩双方 辩护人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2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波 吉林大学法学院 75 367 11.0 17.0
2 刘静坤 27 7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庭前准备程序
非法证据排除
被告人
会议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
庭审
制度设计
当事人
控辩双方
辩护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审判
半月刊
1673-5498
11-5414/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694
论文1v1指导